
一、基本信息:
费多益,女,江苏苏州人,新莆京教授;博士生导师,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、心灵哲学、知识论。
二、科研成果:
(一)论文:(50余篇,独撰),代表作如下:
1 《目的论视角的生命科学解释模式反思》,载《中国社会科学》(2019.No.4)
2《意志自由的心灵根基》,载《中国社会科学》(2015.No.12)
3 《认知视野中的情感依赖与理性、推理》,载《中国社会科学》(2012.No.8)
4 《心身难题的概念羁绊》,载《哲学研究》(2016.No.10)
5 《他心感知如何可能》, 载《哲学研究》(2015.No.1)
6 《情绪的内在经验与情境重构》,载《哲学研究》(2013.No.11)
7 《理性的多元呈现—巴士拉科学哲学探析》,载《哲学研究》(2012.No.8)
8 《从“无身之心”到“寓心于身”》,载《哲学研究》(2011.No.2)
9 《当代进化认知研究评析》,载《哲学研究》(2009.No.11)
10 《认知研究的解释学之维》,载《哲学研究》(2008.No.5)
11 《科学的文化边界》,载《哲学研究》(2004.No.12)
12 《家族肖像与独特面孔之间》,载《哲学研究》(2003.No.11)
13 《高阶意识理论探析》,载《哲学动态》(2016.No.12)
14《“感受质”及其研究进展》载《哲学动态》(2009.No.1)
15 《由能知而自知—意识研究的若干问题》,载《哲学动态》
16 《笛卡儿的遗产与生命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》,载《自然辩证法通讯》(2004.No.6)
17 《实在的两种秩序》,载《世界哲学》(2017.No.5)
18 《意义的来源》,载《世界哲学》(2016.No.6)
19 《情感增强的个人同一性》,载《世界哲学》(2015.No.6)
20 《知识的信念假设》,载《科学技术哲学研究》(2015. No.4)
21 《知识的确证与心灵的限度》,载《自然辩证法研究》(2015.No.11)
(二)译作:
1.《20世纪科学、逻辑和数学哲学》(劳特利奇哲学史十卷本第九卷)(合译)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16年。
2.《奎因著作集》(合译)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07年。
3.《从亚里士多德到奥古斯丁》(劳特利奇哲学史十卷本第二卷)(合译)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04年。
4.《致卡尔纳普》(独译),载《哲学译丛》(现《世界哲学》)(2000.No.4)
5.《遗传联系、家族关系和社会纽带:面对遗传知识的权利和责任》(独译),载《中外医学哲学》(2000.No.4)
(三) 专著:
1.《心身关系问题研究》,商务印书馆,2018年。
2.《科学的合理性》,科学出版社,2004年。
三、科研项目:
1.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重大项目《个人同一性研究的当代发展》
(批准号:18ZDA029) (主持)
2.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重点项目《心身关系的哲学研究》
(批准号:13AZX008)(主持)
3.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重大项目《语境论的生物学哲学问题研究》(批准号:14JJD720024)(主持)
4.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《当代生命科学哲学发展趋势研究》(批准号:06CZX012)(主持)
5.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《高科技伦理问题研究》(批准号:12&ZD117) (子课题主持)
6.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《东西方心灵哲学及其比较研究》(批准号:12&ZD120)
(子课题主持)
四、获奖状况:
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(2014.12)
山西省第七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(2012.8)
新莆京app优秀教师(2018.9)
新莆京app优秀教学奖(2015.9)
新莆京app“研究生优秀导师”(2019.9)
五、学术兼职:
1.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;
2.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;
3.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;
4.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生物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;
5.《科学技术哲学研究》、《自然辩证法研究》编委;
6.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评审信息系统评审专家;
7.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
六、主讲课程:
《科学哲学》、《分析哲学》、《心灵哲学》、《英美哲学专题研究》、《知识论》、
《法国哲学原著选读》
七、老师寄语:
保持自己的本色,接受一切挑战,并努力去理解各种差异。